摘要
分析籼粳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在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籼粳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利用3个粳稻和5个籼稻品种,分别种植于云南省德宏州纬度相近,海拔800~1 700 m的5个试验点,调查籼粳稻品种在不同海拔试验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差异。在试验海拔范围之内,粳稻品种的产量随种植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籼稻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则相反,且随海拔的升高产量下降趋势增大。海拔升高,籼稻和粳稻的每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均呈上升趋势,而单株有效穗呈下降趋势。籼稻品种的穗长和千粒重受海拔影响变化显著,海拔降低,穗长变长,千粒重增高,而粳稻的穗长和千粒重受海拔影响较小;品质分析表明,海拔差异对籼稻品种精米率、蛋白质含量以及直链淀粉的影响极显著,而对粳稻品种影响不明显。粳稻品种食味值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总之,粳稻品种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而籼稻品种对温度的降低却较为敏感。通过试验可了解籼粳稻适宜种植的海拔区域,以促进生产实践中品种与生态条件的合理搭配,对促进稻米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