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更好地对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乡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进行评价,文章基于10个数字乡村试点县的受众视角,建立了一套移动互联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可达性、可接受性、可获得性、可适应性、可利用性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移动互联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在区域间、个体间均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但差距不明显,村民可及性水平表现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文章建议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实现村民便利可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同时也要重视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采取发力乡村新基建、优化移动服务供给渠道、发挥大数据智能决策功能、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培训等措施,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