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西昌盆地白垩系小坝组尚未发现骨骼化石记录,其白垩系恐龙动物群的信息全赖于足迹化石。2017年,在喜德县洛甘发现小坝组迄今最大型的恐龙足迹群。该足迹点保存了大量的兽脚类足迹。足迹保存条件较差,但具备了基本的形态学特征。总体来看,兽脚类足迹具有尺寸较小(813cm),中等中趾前凹(0.50.6)和第Ⅱ趾和第Ⅳ趾间较宽趾间角(70°100°)的特征;少量足迹保存了跖骨垫。初步分析认为,洛甘兽脚类足迹与四川盆地夹关组的兽脚类足迹Eubrontes和Grallator形态类型相似,为两地在白垩纪中期具有类似的恐龙动物群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发现对于西昌盆地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地层对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足迹详细分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贡恐龙博物馆;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