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与评价

作者:田梦妮; 毕泉鑫; 贺晓辉; 赛富勒; 李钢铁*; 王利兵*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24): 8261-8270.
DOI:10.13271/j.mpb.017.008261

摘要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鄂托克前旗文冠果种质资源圃收集的108份文冠果种质资源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分别测定了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等11项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评价文冠果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结果显示,聚类分析得到的三组不同类型文冠果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对干旱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适应(p<0.001),其中C组类型通过提高各组织的厚度来适应干旱环境,B组类型依赖发达的维管系统、晶体细胞以及粘液细胞来高效地输导水分,抵御缺水萎蔫应对干旱环境;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厚度4项指标对不同类型文冠果的抗旱性影响较大,可作为筛选抗旱性文冠果种质资源的主要指标;三组不同类型的文冠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综合排序依次为:C>B>A,其中C组类型28个文冠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最强,是中国"三北"干旱区推广的潜在种质资源,可以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抗旱文冠果种质资源的推广以及筛选提供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