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病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作者:刘玲丽; 王旭明*; 郑霄; 吴华; 周晓君; 郭红荔; 徐凯; 李天娇
来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9, (08): 633-637.
DOI: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9.08.007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致病株的病原学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为研究海南致病性Bp的菌群结构特征和系统发育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 - 2018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海南类鼻疽患者病例资料,以及自患者感染标本中分离培养的Bp致病株。经MLST法对Bp致病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序列型(ST)地区分布特点;应用eBURST v3软件对所有Bp致病株的ST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建立进化关系图谱。结果 共收集91例类鼻疽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15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70岁;临床表现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及局部脓肿;患者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最为多见。共观察Bp致病株91株,其中有85株Bp致病株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区,占93.41%;经MLST法鉴定,共包括39种ST,最常见的为ST46(13株)、ST55(12株)、ST50(8株)和ST58(7株),分别占14.29%、13.19%、8.79%和7.69%;除ST46广泛分布在海南沿海地区外,ST55、ST50和ST58分别集中分布在海南的西南、东北和东南部地区;与MLST数据库对比发现,ST30(3株)目前仅在海南发现,ST562(4株)在澳大利亚北部曾有报道,其余ST皆在亚洲东南部地区曾有报道。eBURST v3软件将39种ST分为3个分型组和18个单个型,其中,以ST300为起源型的分型组中ST最多,包括17种ST、57株Bp致病株;与MLST数据库对比发现,ST300主要分布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结论 海南Bp致病株的ST具有较高的地区差异性和遗传多样性,且与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Bp亲缘关系相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