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表浅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表浅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5例,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ESD组40例,外科手术组25例,比较两种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60和死亡组5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ESD组治愈性切除率(95.56%)与外科手术组(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率为5.00%显著低于外科手术组36.00%(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手术操作时间是否>90 min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理为早期食管癌、病变合并溃疡、术后出现食管反流是影响表浅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SD治疗表浅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及安全性不亚于外科手术,且合并溃疡、病理为早期食管癌、食管反流是影响表浅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