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研究内皮祖细胞对老年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顺磁性氧化铁(SPIO)组、颅脑损伤组、内皮祖细胞组。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和内皮祖细胞组大鼠移植后3、5、7 d进行CT灌注扫描;SPIO组和内皮祖细胞组大鼠移植后2、24、48 h进行普鲁士蓝染色;对照组、颅脑损伤组和内皮祖细胞组大鼠移植后3、5、7 d予CD31+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计算CD31+细胞数和微血管数。结果内皮祖细胞组移植后2、24、48 h在颅脑损伤区域均见大量蓝染颗粒聚集,SPIO组在移植后2、24、48 h在颅脑损伤区域均未见蓝染细胞。内皮祖细胞组移植后3、5、7 d颅脑损伤区微血管计数和CD31+细胞数均高于颅脑损伤组(P<0. 05)。颅脑损伤组大鼠移植后3、5、7 d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 BF)、表面通透性(PS)值均高于对照组(P<0. 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 TT)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内皮祖细胞组移植后3 d和移植后5 d rC BV值低于颅脑损伤组(P<0. 05),移植后7 d rC BV值和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内皮祖细胞组移植后3、5、7 d rC BF和PS值均低于颅脑损伤组(P<0. 05),移植后5 d rM TT值高于颅脑损伤组(P<0. 05),内皮祖细胞组移植后3 d和移植后7 d rM TT值和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内皮祖细胞可以聚集到颅脑损伤区域,提高颅脑损伤区微血管数量和CD31+细胞数,降低颅脑损伤区rC BV、rC BF和PS值。

  • 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