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并结合课程特点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目标的设定。梳理上述两份文件可发现,作为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物理"科学探究"模块承担着较多素养培养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当前初中物理又面临课时相对紧张、充分开展实验教学的条件有限等客观现实,在教学实践中较难完全满足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围绕对实验教学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开思考,为弥合"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提出建议,力图在现有条件下,提升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

  • 单位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