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梗后心衰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及肺动脉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06月至2022年06月期间就诊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0例心梗后心衰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和实验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在给予支持疗法+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一日一次开始口服,2周滴定1次剂量,直至目标推荐剂量(160mg,一日一次)或最大耐受剂量。观察组在支持疗法+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25-50mg)一日两次口服,2周滴定1次剂量,直至目标推荐剂量(200mg,一日两次)或最大耐受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个月的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前后径(LA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舒张末内径(RVEDd)、收缩压(SBP)、6分钟步行距离(6MWD)、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CCQ)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时LVEF、LVEDd、LAD、RVEDd等指标较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NT-proBNP较同时期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时,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LVEF、LVEDd、PASP、LAD、RVEDd、NT-proBNP、SBP、6MW、KCCQ生存质量评分指标均较前改善,实验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更早期降低心梗后心衰患者肺动脉压及利钠肽水平;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沙库巴曲缬沙坦更有效的治疗心梗后心衰并发肺动高压患者,降低肺动脉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前后内经、右室舒张末内径、NT-proBNP、收缩压,并提高射血分数、6MWD、KCCQ评分等指标。
-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