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花三色堇性喜冷凉、忌酷热。该研究以大花三色堇3个自交系08H、HAR和E01为材料,分别测定了40℃高温处理4、8和12 h时不同基因型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生理指标,以及不同浓度(0.1、1、2 mmol·L-1)水杨酸预处理对热胁迫下大花三色堇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大花三色堇电解质外渗量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更多,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POD酶活性先提高后降低;与其他2个自交系相比,HAR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其可溶性糖含量、POD酶活性的增加均较高,而电解质外渗率偏低;与对照相比,3种浓度SA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电解质外渗率,增加了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大花三色堇的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和POD酶活性;其中1 mmol·L-1的SA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大花三色堇幼苗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最高,最大程度减缓幼苗体内的电解质外渗量,08H和HAR的脯氨酸含量和POD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对E01而言,0.1 mmol·L-1的水杨酸预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和POD酶活性最高。该研究结果探讨了高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生理表现,以及外施水杨酸对增强大花三色堇幼苗耐热性的效果,为大花三色堇抗热栽培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