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神经内镜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神经内镜MVD治疗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三叉神经痛(TN)18例, 面肌痉挛(HFS)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三维循环相位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检查, 并对神经、血管等结构进行影像学三维重建;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与神经内镜MVD术中所见的责任血管、责任血管的走行及其与神经或神经根进/出脑干区(REZ)的接触关系、责任血管对神经压迫程度的一致性;根据TN疼痛分级或HFS强度分级评估患者术后1、3、6个月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48例患者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显示, 除3例无法确认责任血管外, 其余45例均有明确的责任血管;所有患者的神经内镜MVD手术均顺利完成, 其中46例均有明确的责任血管;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为91.3%(42/46);判断责任血管走行及其与神经或REZ接触关系的准确率为93.8%(45/48);判断责任血管对神经压迫程度的准确率为100%(21/21)。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与神经内镜MVD术中责任血管、责任血管走行及其与神经或REZ接触关系、责任血管对神经压迫程度均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3、0.74、0.68, 均P<0.001)。48例患者均无颅内感染、症状复发等情况发生, 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1~6个月);至末次随访, 18例TN患者中, 17例疼痛消失, 1例部分缓解;30例HFS患者中, 29例痊愈, 1例明显缓解。结论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可较为准确地评估责任血管、责任血管走行及其与神经或REZ的接触关系、责任血管对神经的压迫程度, 提高神经内镜MVD的准确率及成功率, 有效改善脑神经激惹症状。

  • 单位
    潍坊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