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率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孩子作为具体形象和集体象征寄托着启蒙精神与希望本身。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继承了重视儿童及其教育的理念,但其作品的思想基础、出发点、教育内容、父辈角色等方面都与前人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展现出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启蒙向度和任务的转换、“绝望”与“希望”架构的异同。但无论如何,“救救孩子”始终是启蒙者的共同呼声,启蒙在新时代仍然是社会与人性发展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