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CO2吞吐影响因素及微观孔隙动用特征

作者:杨明; 薛程伟; 李朝阳; 陈沥*
来源: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3, 42(04): 148-156.
DOI:10.19597/j.issn.1000-3754.202207023

摘要

为明确CO2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的影响因素,采用4A分子筛在标定横向弛豫时间与孔径之间转换系数的基础上,开展了CO2吞吐岩心核磁共振扫描实验,研究了注气压力、闷井时间、储层温度、裂缝及吞吐次数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从纳米尺度揭示了孔隙动用特征。结果表明:目标页岩孔径在1~90 nm的纳米孔隙发育程度高,是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增大注入压力不仅能够提高各类孔隙动用程度,降低孔隙动用下限,还能诱导产生新裂缝;增加闷井时间能够提高已动用孔隙采出程度,但无法降低孔隙动用下限,最佳闷井时间在10 h;储层温度升高能够降低孔隙动用下限,提高吞吐采收率,扩展延伸原微裂缝;裂缝能够扩大CO2波及体积,增大基质泄油面积,降低产出油渗流阻力;最佳吞吐次数应综合考虑采油速度、CO2换油率及提高采收率幅度等指标;页岩油藏未来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为微小孔隙(孔径1~90 nm)。研究成果为目标区页岩油藏成功开展CO2吞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