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渤海海域深层储层物性一般较差,油气产能较低,但在渤中13-A构造埋深大于4 000 m的沙一段中钻遇了混积岩优质储层,并获得高产.为了揭示深层混积岩优质储层的成因,利用岩芯、铸体薄片、物性、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渤中13-A构造深层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的发育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内水下低隆起带、扇三角洲之上、混积滩中螺类等生屑大量发育的混积岩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一段主要发育陆源碎屑岩(镜下百分比为42.9%)、含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岩(镜下百分比为12.5%)、碳酸盐质-陆源碎屑混积岩(镜下百分比为12.5%)和含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镜下百分比为25.0%),见少量陆源碎屑质-碳酸盐混积岩(镜下百分比为5.4%)、碳酸盐岩(镜下百分比为1.8%).储层整体呈低孔、低渗的特点(孔隙度平均为12.7%,渗透率平均为42.1 mD),但混积岩中发育大量中-高孔、中-高渗的优质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4.3%,渗透率平均为252.3 mD).孔隙类型主要为生物体腔孔(镜下百分比为1.4%)和溶蚀孔(镜下百分比为4.1%),见少量的原生粒间孔(镜下百分比为0.2%).封闭—半封闭、咸化、浅水湖盆—局部低隆起—强波浪淘洗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富含螺类化石的混积滩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沉积条件,亦是深层混积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主因.螺云岩、(含)砂(质)或(含)砾(质)生屑云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岩性因素.早期白云石化造成的强抗压实作用、中成岩期酸性流体对白云石胶结物的强烈溶蚀以及超压和油气的侵位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成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