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变迁历程。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变迁历程并未进行科学的阶段划分,没有深入分析其变迁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逻辑,更缺乏对近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反思。采用历史研究法以治理目标的变化为依据,科学划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公益发展、鼓励发展、引导监督、规范治理和全面整治五个阶段,并洞察现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动因与特征。通过反思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思路局限于以“堵"为主,社会配套支持系统尚不完善,缺乏持久性、常态化的治理机制,没有对不同模式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分类治理,治理的可操作性和地方适切性不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