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患者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进行希氏束起搏治疗的患者,定期常规程控随访,记录起搏阈值、R波感知和导线阻抗。患者基线高阈值定义为植入后起搏阈值高于2.5 V/0.4 ms;术后阈值增高定义为术后随访时起搏阈值较基线阈值升高>1.0 V且达到2.5 V/0.4 ms以上。结果 66例希氏束起搏患者基线、半年、1、2和3年的起搏阈值分别为(1.39±0.96)V/0.4ms、(1.66±1.04)V/0.4ms、(1.83±1.10)V/0.4ms、(1.97±1.11)V/0.4ms、(1.83±0.74)V/0.4ms(P=0.08);术后第2年平均阈值较基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年稍有下降,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线阻抗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R波感知未见明显改变。基线高阈值者14例(21.2%),其远期阈值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增高。术后半年阈值增高者7例(10.6%),其中2例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出现,5例在半年随访时发生。无1例患者发生起搏失夺获、3830导线移位、重置或拔除。结论希氏束起搏导线远期阈值有增高的趋势,基线阈值增高者远期阈值并未持续增高。希氏束起搏导线远期阈值增高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