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官员结衔中的职官探析——以金代石刻为基础

作者:宋卿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7(04): 101-108.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0.04.011

摘要

官员结衔体现了官员的官阶与职务,代表了官员的政治身份与地位,同时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金朝是东北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女真人立国之初,国家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金熙宗天眷改制,国家主体制度完成向中原王朝政治制度的转变。本文以金代石刻资料中的官员结衔为样本,考察有金一代职事官、散官、勋官三者间的相互对应。石刻资料显示,有金一代散官地位逐渐降低,但授予并不猥滥,多以同于或高于职事官官品一、二品为主。散官与职事官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博弈,世宗前散官地位尊崇,以散官为本品;世宗时职事官地位逐渐提高,直至章宗明昌四年,职事官取得与散官平等地位,本官以品高者为据,此种制度一直延续至金末。勋官地位在金代得到某种程度的复活,较多授予七品职官,后期渐向中级职官偏移,其封授原则与散官类似,多以同于或高于职事官官品一、二品者授人。金朝统治者在具体封授中主要以五品散官、五品勋官为主,高品的散官、勋官较少授人。金世宗、章宗时期,金朝职官管理日趋成熟与完善,散官、勋官与职事官在官品上大体对应,三者同品成为此时期官职授予的主流。考察金代官制,可窥见其政治制度中的中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