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89例PCI患者术后应用血栓弹力图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凝血特点,并分析PCI患者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探讨血栓弹力图对PCI患者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治疗术后使用血栓弹力图监测的冠心病患者89例,分为AMI组31例、UAP组44例和AP组14例。比较分析各组间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并比较分析出现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差的原因,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1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均显著小于AP组患者(P<0.05),而MA值和Angel显著大于AP组患者(P<0.05)。2AMI组和UAP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gb)、和D-D二聚体(D-D)浓度显著高于AP组(P<0.05)。3AMI组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高于UAP组和AP组(P<0.05),AMI组和UAP组的纤维蛋白原(Fgb)、和D-D二聚体(D-D)浓度显著高于AP组(P<0.05)。结论:1AMI和UAP患者,TEG显示血液高凝状态显著高于AP患者,并伴有继发性纤溶。血栓弹力图可作为冠心病(尤其AMI和UAP)指导抗凝治疗的指标和病情发展的监测指标。2高水平的Fgb和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低下可能会增加患者近期缺血事件发生概率,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可以有效的指导临床的降纤治疗,减少近期缺血事件的发生

  • 单位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仙游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