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初产妇水中分娩产后近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水中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率。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行水中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所有产妇进行全程跟踪随访6周。收集产妇个体情况、妊娠期情况、产时情况及分娩后情况,分娩后6周对所有产妇及进行盆底功能相关指标测评。按照其产后6周的盆底功能评分将其分为盆底功能正常组(160例)和盆底功能障碍组(40例)。对两组产妇上述相关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降低水中分娩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率措施。结果 (1)200例水中分娩的初产妇产后6周,被判定为盆底功能障碍者40例,盆底功能障碍率20%,其中Ⅰ类盆底纤维肌力障碍26例,占65.00%,Ⅱ类盆底纤维肌力障碍14例,占35.00%;(2)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产时体质指数、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胎儿出生时体质量、分娩时会阴裂伤严重程度、产褥期泌尿系统感染及产褥期遵医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P<0.05);(3)初产妇水中分娩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第二产程时间≥60 min、胎儿出生体质量3 000~3 500 g、分娩时会阴裂伤Ⅵ级、产褥期泌尿系统感染及完全不遵医性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为初产妇水中分娩后近期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初产妇水中分娩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可变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做好产妇围生期盆底功能下降相关危险因素系统评估及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或者降低危险因素发生率,提高产妇产后盆底健康,提升产妇后续生育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