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医疗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简称从放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状况及医疗非从放人员的淋巴细胞畸变本底值。方法对549名医疗从放人员及525名医疗非从放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工龄、不同岗位医疗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及染色体畸数目均值差异。结果医疗从放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为(1.90±1.62)个,非从放组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数目均值为(0.53±1.11)个,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04,P<0.05)。医疗从放组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15±0.50)个,非从放组人员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07±0.36)个,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P<0.05)。医疗从放人员09年工龄组微核数目均值为(1.53±1.55)个,低于其他工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1,P<0.05);医疗从放人员核医学组与介入治疗组微核数目均值分别为(2.50±1.60)、(2.59±1.75)个,高于其他岗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0,P<0.05);医疗从放人员介入从放组染色体畸变数目均值为(0.35±0.84)个,高于诊断从放组、牙科从放组及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3,P<0.05);医疗非从放人员1019年工龄组微核数目均值为(0.56±1.15)个,低于30年以上工龄组(0.89±1.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33,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后可造成医疗从放人员细胞遗传学损伤,工龄长者及核医学与介入治疗岗位者损伤程度较大。需进一步加强医疗从放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
单位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市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