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修辞的贬低源自古希腊对两种语言的区分,这一对立在西方被演化为各种面目的两种语言状态的差异,但最终被认为是同出一源,即以修辞为本质特征的诗性语言。将修辞视为逻各斯的本性这一观点源自古希腊的高尔吉亚,亚里士多德则取中庸之道,直到尼采出现,高尔吉亚的立场才得到正名,提出"语言即修辞"的命题,在当代西方修辞学中有了回应。现代语言学之后,无论从语言与言语的双重性区分看还是认知语言学的视角,都会来到语言即修辞的立场,言语的修辞本质也在"三一语言学"中得到充分的揭示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