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初具规模,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以其人学理论为基础。马克思从反面即揭示异化是一种不幸福的生存状态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异化状态下,人变成了非人,连人之为人的本质都无法维持,更何谈幸福。因此,要实现幸福必须扬弃异化,回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走向幸福的生存状态。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异化与私有制关系密切,通过扬弃私有制来实现对异化的扬弃,扬弃异化或者说私有制的过程就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过程。马克思人学视阈下的幸福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幸福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