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化运动在现代化探索中产生,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化,实际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为基础实现中国的资本主义化,最终结果只能是封建化。第二阶段是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化的实质是立足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革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化。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化,其实质是立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主题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勾勒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