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子烟使用者使用情况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

作者:谢臣晨; 承语芝; 丁园; 夏周骁; 唐云龙; 贾晓娴; 龚正阳; 孙源樵; 乐坤蕾; 王剑; 殷竹琰; 习佳成; 黄智勇; 陈德*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3, 31(05): 375-379.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3.05.012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电子烟使用者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10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上海市电子烟使用者400名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电子烟及传统烟草使用情况。使用SPSS 24.0进行χ2检验。结果 首次使用电子烟的年龄方面,4.2%为18岁以下,27.7%为18~<25岁,24.6%为25~<30岁,≥30岁占27.0%;首次使用的获取渠道多为他人赠送(37.9%);首次使用的场所多为自己或朋友家中(51.2%);首次使用的原因多为认为电子烟可以减少使用传统烟草的危害(46.6%)、对电子烟好奇(37.4%)、认为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30.9%)。电子烟使用者现在使用电子烟的获取渠道多为网络销售(46.6%)以及线下实体零售店、蒸汽烟吧、潮流店等(46.1%);使用的原因大多为认为电子烟的危害小于传统卷烟(51.8%);64.7%的使用者表示使用电子烟无不良反应;86.4%家庭中没有其他成员使用电子烟;过去30 d中,37.2%的调查对象在不允许使用传统烟草的场所使用过电子烟。78.0%的使用者同时使用传统烟草,同时使用传统烟草者每日电子烟使用量>50口的比例大于未同时使用传统烟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时使用传统烟草的电子烟使用者中,传统烟草不同使用时间分组、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不同使用感受分组间每日电子烟使用量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烟使用者有特征性的人群画像,应针对使用人群的行为特点及相关认知误区,开展电子烟危害相关的宣传教育,予以精准施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