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脑缺血急性期半暗带区Notch1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寻找可能的靶点。方法采用线栓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CAO+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MCAO+Notch1抑制剂组(DAPT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活性片段(NICD)、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片段、蛋白激酶B(Akt)和Bad磷酸化。结果缺血后1、3、7 d NICD含量较Sham组分别增加2.1、4.6、3.8倍。持续侧脑室注射DAPT抑制NICD产生后,1、3、7 d凋亡指数[分别为(32.71±5.20)%、(52.58±9.20)%、(49.53±8.40)%]较Vehicle组[分别为(23.21±4.66)%、(37.86±8.12)%,(34.87±7.30)%]增加,磷酸化Akt及Bad较Vehicle组明显下降。结论脑缺血急性期半暗带区Notch1活性增加,可能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Notch1活化可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 单位
    武汉大学; 基础医学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