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砂仁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大鼠食管是否有调节作用,并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p53、细胞周期蛋白Dl(cell cycle protein Dl, CyclinDl)蛋白和mRNA表达方面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一批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4.2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法构建RE大鼠模型,后选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砂仁低剂量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各组相应药物给药4周后,通过HE染色观察食道病理学变化,检测胃肠动力、食管炎指数、炎性抑制率、P物质(substance-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变化特点,同时通过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PCNA、p53和CyclinD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食管黏膜较为光滑,结构完整,基底膜清晰可见,而模型组则出现明显的食管增厚、角质化增厚,同时黏膜组织呈明显的乳头状凸起;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和食管炎指数明显增加(P<0.05),小肠推进比、损伤抑制率、SP和VI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胃内色素残留率和食管炎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小肠推进比、损伤抑制率、SP和VIP含量均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中PCNA、CyclinD1和p5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砂仁能够通过调节PCNA、p53、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升高SP和VIP含量,进而降低炎症反应,保护食管黏膜损伤。
-
单位基础医学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