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是否可以作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解剖学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经EDI-SD-OCT确诊并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ILM剥除及硅油填充术的IMH患者63例66眼纳入研究,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患眼裂孔愈合情况分为闭合组和非闭合组。利用频域OCT深度增强成像(EDI-SD-OCT)测量所有患眼的SFCT,记录患眼术前黄斑裂孔最小孔径、基底径,同时记录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SFCT与术前临床资料的相关关系,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与术后裂孔闭合相关的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闭合组56眼,非闭合组10眼,裂孔闭合率为84.8%。闭合组和非闭合组患眼的术前SFCT分别为(195.77±55.53)μm和(139.35±26.0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0)。闭合组患眼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者所占比例较非闭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H患眼术前SFCT与年龄、性别、眼别、眼轴长度、黄斑裂孔最小孔径、黄斑裂孔基底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BCVA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H术后裂孔闭合与术前SFCT呈显著相关(OR=0.34,P=0.01),与症状持续时间无相关性(OR=0.21,P=0.21)。结论 SFCT是IMH术后裂孔闭合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IMH术后解剖学预后的指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