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围术期的气道管理

作者:卢奇; 梁玉丹; 汪照炎*; 李静洁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 35(06): 501-510.
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1.06.004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围术期气道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其围术期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收集从2007年7月—2017年4月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患儿资料,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目前体重、首发时间、气道狭窄程度、基础疾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史和呼吸道病史)。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围术期气道事件包括:术中SpO2下降、术中急症气管插管、术中急症气管切开、术后是否带管、术后紧急插管。对围术期气道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有意义的统计学指标进行成组Logistic回归分析,用OR值和95%可信区间(CI)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根据各气道事件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探讨围术期的气道管理。结果:(1)气道狭窄程度是SpO2下降的危险因素,95%CI为(2.121~33.818);(2)气道狭窄程度、合并心血管病史和合并呼吸道病史是术中急症气管插管的因素,95%CI分别为(0.863~21.692)、(0~+∞)、(1.741~232.403);(3)气道狭窄程度是术后紧急插管的影响因素,95%CI为(1.277~20.421);(4)气道狭窄程度是术后是否带管的危险因素,95%CI为(1.523~13.296)。结论:(1)术前合并基础疾病史的患儿术中更易出现气道不稳定、SpO2下降的情况,应术前术中予以重视,术中一旦出现SpO2下降,及时行气管插管;(2)术前气道狭窄Ⅲ度,特别是合并心脏病史或呼吸道病史的患儿,应术前予气管切开;(3)气道狭窄程度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围术期的气道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气道狭窄大于60%气道管径的患儿术中应密切监测呼吸道通畅情况,出现SpO2下降及时行气管插管,术后推荐保留气管插管以保证气道稳定,待48~72 h后延迟拔管;(4)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围术期的气道管理无明显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