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椎间盘、椎旁肌肉磁共振成像(MRI)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5例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无骨质疏松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Pfirrmann分级、L1~L5椎旁肌肉的相关指标,包括双侧多裂肌横截面积、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椎体横截面积、脂肪变性比例。结果 2组Pfirrmann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1~L5双侧多裂肌横截面积、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观察组,L1~L5脂肪变性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1~L5椎体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明显高于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椎旁肌肉MRI变化主要表现为双侧多裂肌、竖脊肌横截面积减小和脂肪变性比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