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探讨法律政策工具侧重点与不足,为优化法律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法律政策工具和突发应急管理2个维度对我国颁布的16个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体系建设相关文件进行分析。结果:311个政策文本编号中,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上,环境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最高(211条,67.8%),其次为需求型政策工具(53条,17.1%),而供给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较低(47条,15.1%)。在应急管理维度上,准备阶段所占比例最高(179条,57.6%),其次是响应阶段(70条,22.5%),而预防阶段(32条,10.3%)和恢复阶段(30条,9.6%)相对较少。预防和恢复阶段中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少(1条,0.32%),准备阶段重视环境型政策工具(125条,40.2%),而供给型政策工具相对较少(6条,7.4%)。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政策工具类型多样化,但结构有待调整优化。重环境轻供给与需求,重事发准备与响应,轻事前预防与事后恢复,建议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监测预警,加大人力、物资和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供给保障,加快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