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LC-Q-TOF-MS/MS分析浙贝母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作者:罗益远; 崔明超*; 王翰华; 陈少军
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 39(15): 1984-1991.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2.15.011

摘要

目的 建立UHPLC-Q-TOF-MS/MS方法分析浙贝母不同部位(花、叶、茎和鳞茎)化学成分,探讨浙贝母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 浙贝母样品提取后,以水(含有25 mmol·L-1的醋酸铵及25 mmol·L-1的氨水)-乙腈为流动相,经UPLC 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分析,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113个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浙贝母花、鳞茎、茎、叶明显分为4类,表明不同部位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浙贝母花和茎、鳞茎、叶之间差异化合物分别为16,19,12个。其中,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脯氨酰天冬氨酸、反玉米素、乙胺嗪在浙贝母花中含量较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浙贝母不同部位的鉴别方法,为浙贝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单位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