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茹志鹃和王安忆的母女关系和孤儿身份与她们的文本创作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茹志鹃的孤儿身份在其创作中有不少的反映,无论是《逝去的夜》还是自传体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孤儿也宝的形象一直带有茹志鹃强烈的自传性质,投射着作家本身的孤儿情结。作为女儿的王安忆在她创作的《乌托邦诗篇》《小鲍庄》《叔叔的故事》等小说中,通过元文本的创作手法,在文本中表达对母亲孤儿身份与自身孤儿立场的想法,包括在与母亲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日记中,隐性地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反抗。在茹志鹃逝世后,王安忆也成为孤儿,她对母亲文学遗产的整理和思考,使得她对母亲以及母女关系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