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蒙古文木刻版印刷术调查

作者:丁帅; 咏梅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5(04): 45-51.
DOI:10.16177/j.cnki.gxmzzk.2019.04.008

摘要

蒙古文木刻版印刷术对蒙古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蒙古文木刻版印刷术始于元代,兴盛于清代.清代内蒙古地区最大的木刻版出版中心位于现今正镶白旗的察哈尔察干乌拉庙.作者对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那顺巴雅尔进行了访谈工作,采用田野调查和访谈法,对木刻版印刷的选材、雕刻手法、刻板制作、印刷和装订等工序进行全程记录,证实了现今仍有一种先前未见报道的蒙古文木刻版印刷术用于蒙古文文献的保存与印刷.蒙古文木刻版印刷术已有800年,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蒙古文木刻版印刷生产地没有形成规模,存在传承断代、濒临灭绝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重视,在古籍保护、技术复原、文化传承等方面加以研究和保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