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和诊治观念的更新, 越来越多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得到了诊断和治疗, 但其中仍有较高比例患者发展至肝功能失代偿阶段, 肝移植与死亡风险增加, 远期生存率大大降低, 这些患者亟需早期识别与诊治。该文从生物化学应答、疾病特点和生物标志物三个方面重点讨论如何早期识别预后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 并介绍了相关的补充治疗策略和新型药物进展情况, 主要包括奥贝胆酸、贝特类药物、熊去氧胆酸衍生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