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血清25(OH)D水平与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间的关系及二者对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间756例应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助孕的不孕女性,根据体内维生素D水平将入组人群分为3组(血清25(OH)D≤10μg/L为A组,10μg/L<血清25(OH)D<20μg/L为B组,血清25(OH)D≥20μg/L为C组),检测患者血清AMH水平,分析组间差异并探讨各不孕类型[输卵管/男方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排卵障碍(非PCOS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不孕、其他]中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AMH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全部不孕女性中血清25(OH)D水平和血清AM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独立/协同预测作用。结果:(1) 87.7%的入组研究对象处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状态;(2) A、B、C三个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的血清AMH分别为1.960 (1.155, 3.655)μg/L、2.455(1.370, 4.403)μg/L、2.360(1.430, 4.780)μ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25(OH)D和AMH水平呈现季节性变化(P<0.05);(4)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各不孕类型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5)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所有不孕女性中,血清AMH水平是预测生化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25(OH)D无法单独预测妊娠结局(P>0.05),但能够与血清AMH协同预测生化妊娠结局(P<0.05)。结论:按照目前诊断标准,不孕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较为普遍,但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血清25(OH)D无法独立预测不孕女性妊娠结局,但AMH能够独立或与血清25(OH)D共同预测不孕女性的生化妊娠结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