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引起本地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种类、数量、时间等流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当地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湘西州的感染性腹泻标本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检测85份标本,检出阳性标本32份,阳性率为37.65%;2016年共检测173份标本,检出阳性标本60份,阳性率为34.68%,两年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阳性标本数最多的月份是7、8、9月,分别检出了10、10、13份,而其余月份均有检出,各月份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检出率最高的为5<10岁组,阳性率为48.89%(22/45),检出率最低的为大于或等于70岁组,阳性率为16.67%(2/12),各年龄组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5)。结论湘西州的病毒性腹泻以诺如病毒感染和轮状病毒感染为主,需要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