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界中鱼类个体因为社会原因集聚的现象称为鱼类群体行为。为考察垂钓胁迫对鲤科鱼类群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喜集群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将大小相近且健康的实验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垂钓组,每个处理组包括18个鱼群。在(27.3±0.2)℃水温条件下,两处理组于垂钓胁迫前(第0天)后(第14天)在开放水域环境条件下各拍摄1次15 min的群体行为视频。实验期间,垂钓组连续垂钓14 d,每天垂钓4 h,对照组在此期间不进行垂钓。研究发现:(1)垂钓胁迫增加中华倒刺鲃的个体游泳运动速度和个体移动总路程,降低个体游泳同步性。(2)垂钓胁迫会增加中华倒刺鲃的个体间距离和最近邻距离。(3)虽然垂钓胁迫对中华倒刺鲃的群体运动速度和群体运动时间百分比无影响,但导致其群体极性下降。(4)中华倒刺鲃的最近邻距离和群体极性呈负相关,而垂钓胁迫增强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垂钓胁迫降低中华倒刺鲃鱼群的协调性和凝聚力,对群体运动中个体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该种鱼群体凝聚力和协调性之间的权衡强度在垂钓胁迫后明显增强,暗示群体的整体外部轮廓由短梭形向长梭形调整。
-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