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在甘肃兰州选择了4种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苜蓿草地、冰草草地、柠条灌木草地及针茅草地,其中针茅草地为天然草地。分析了4种草地类型040cm土层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2mm和<0.2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为优势粒径;在土壤表层020cm,针茅草地>0.2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P<0.05),而在2040cm土层,苜蓿草地最高,说明在表层针茅草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最优,随土层加深苜蓿草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突出;苜蓿草地MWD值由表层010cm的1.04mm降低到3040cm的0.72mm,下降了31%,而其他草地类型下降了50%80%,说明苜蓿草地对不同层次土壤结构改良效果的差异性最小。MWD值与>0.2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稳性大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有效促进土壤结构的改良,加强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