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中T2 3D SPACE序列的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徐勇; 肖智博; 秦颖; 余泽平; 马娟; 吕富荣*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3, 29(02): 184-190.
DOI:10.19627/j.cnki.cn31-1700/th.2023.02.001

摘要

目的:探讨T2 3D SPAC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中的应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并收集46名正常志愿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志愿者均行常规T2 3D SPACE(方法A)、优化后T2 3D SPACE(方法B)磁共振扫描,并比较2种方法的扫描时间,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坐骨神经的神经显示情况,第5腰神经根节中、节前、节后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神经-肌肉、对比度(CR)神经-肌肉值。优化后T2 3D SPACE序列(方法B)主要优化了TR、TE、加速因子(回波链)、脂肪抑制方式、血液抑制方式、层厚等参数。结果:(1)方法A扫描时间为356 s,方法B扫描时间为229 s。(2)在神经显示评分比较中,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和坐骨神经的显示评分在2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5腰神经根的节中SNR值(286.842±75.822 vs 376.784±111.880)、CNR神经-肌肉值(389.199±106.824 vs 522.683±159.883)、CR神经-肌肉值(0.798±0.037 vs 0.830±0.03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第5腰神经根的节前SNR值(198.758±52.966 vs 260.378±79.631)、CNR神经-肌肉值(254.720±74.904 vs344.948±112.041)、CR神经-肌肉值(0.718±0.070 vs 0.762±0.056)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第5腰神经根的节后SNR值(161.400±46.883 vs 206.849±59.706)、CNR神经-肌肉值(197.684±63.776 vs 263.240±80.910)、CR神经-肌肉值(0.663±0.068 vs 0.711±0.05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T2 3D SPACE序列与优化后的序列均可以显示腰骶神经,优化后扫描更快,神经显示中第5腰神经根的信噪比、对比度均比常规T2 3D SPACE序列高。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