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p38MAPK通路下的电针扬刺法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早期血管化及触觉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电针组、抑制组和电针+抑制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SD大鼠模型后每天只给予碘伏消毒包扎。电针组给予模型处理后,当日即开始电针扬刺治疗,其后1次/d,共14次。抑制组在造模前10 min腹腔注射SB203580 5 mg/kg,其后1次/d。电针+抑制组在每次电针扬刺治疗前10 min腹腔注射SB203580 5 mg/kg。术后每天对4组大鼠进行一般行为观察,术后3 d、14 d对4组大鼠创面愈合面积,创面相关血管标志物(CD31、VEGF、v WF)和触觉感知标志物CK20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1)一般行为:在精神状况、反应能力、摄食量等方面,术后第2天4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创面愈合面积:3 d后4组创面均有所愈合,但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后电针组的创面愈合面积比其他3组更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创面愈合面积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创面相关血管标志物:电针组3 d创面CD31、VEGF、v WF表达量最多,而14 d表达量最少,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触觉感知标志物:14 d后电针组CK20的表达量相对较多,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扬刺可抑制p38MAPK通路过度活化,提高创面CD31、VEGF、v WF和CK20表达,在整体上促进皮肤缺损创面血供与触觉修复,最终加速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