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与肠道微生态有关的营养代谢研究中,通常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的生长,以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相互关系,但往往忽略抗生素本身对试验动物营养代谢及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对乌鳢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成和组织形态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选择体质量[(9.43±0.12) g]相近、体格健壮的乌鳢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D1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D2、D3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和1.0 mg/kg四环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 D2和D3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低于D1组(P<0.05),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1组(P<0.05)。2) D3组的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 U)数量显著低于D1组(P<0.05)。D2和D3组的Sobs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D1组(P <0.05),Sim pson指数显著高于D1组(P <0. 05)。3)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降低了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乳酸乳球菌属(Lactococcus)、土芽孢杆菌属(G e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比例,但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不动杆菌属(A cinetobacter)的比例。4) D1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D2和D3组(P<0.05),D3组的肠道肠壁厚度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D1组(P<0.05)。由此可见,长期(30 d)的四环素应激易导致乌鳢肠道微生态紊乱以及肠道组织严重受损,且进一步引起乌鳢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下降,饲料系数升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