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某城区大气PM2.5中PAHs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冷朋波; 王爱红; 王群利; 陶敬阳; 金永高; 陆蓓蓓*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 36(01): 73-78.
DOI:10.13213/j.cnki.jeom.2019.18164

摘要

[目的]调查宁波市某城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判断其来源,评估其对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每月10—17日(9月采样时间为8—15日),在宁波市江北区儿童医院4层楼顶平台采集颗粒物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季节大气PM2.5中16种PAHs水平。采用特定PAHs比值来判断PM2.5中PAHs来源。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超级基金风险评估指南推荐的吸入模型对PAHs进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PM2.5年均质量浓度为54μg/m3,超过标准限值(35μg/m3)。PM2.5中16种PAHs每日总质量浓度介于1.60~31.26 ng/m3,平均6.11 ng/m3。PM2.5中Ba P年均质量浓度为0.50 ng/m3,未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 ng/m3),但其日均质量浓度超标率为2.1%。16种PAHs总质量浓度季节分布呈冬季高、夏季低。从特定比值判断,该采样点大气PM2.5中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燃烧。人群吸入PM2.5中PAHs无致癌风险(Risk=0.54×10-6),而有非致癌风险(HQ=1.06)。[结论]该采样点存在大气PM2.5污染,人群通过吸入途径暴露于PM2.5中PAHs无致癌风险,但有非致癌风险。

  • 单位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