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设立国家修史机构的传统。民国建立后,这一传统被延续了下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初,孙中山、胡汉民等人便提出建立国史院的构想。北京政府统治期间,"国家修史机关"经历了从国史馆到国史编纂处再到恢复国史馆三个阶段。国民政府执政后,历经了数次筹备工作,国史馆最终建立起来。在"国家修史机构"三十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其隶属、官制、职能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设立的意义也随着不同时期政府的更替而变化。然而纵观民国时期的"国家修史机构",始终是政府内的一个边缘部门,也未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就。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