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学界对理雅各其人及其翻译和传教活动一直颇具争议。本文以理雅各《孟子》译本1序言、注释及个人演讲等副文本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理雅各在对孟子的评价、鸦片战争以及传教等问题上均呈现出明显的自相矛盾,而这正是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的重要原因。本文借用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基于“惯习”的“被结构”特性,探究理雅各矛盾状态背后“分裂的惯习”以及构建该“分裂的惯习”2的主要场域;在此基础上,基于“惯习”的“结构”功能,揭示理雅各在中国典籍英译等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分裂的惯习”其实是背后多元文化为争夺资本、重构场域进行的斗争和博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