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语出韩愈《科斗书后记》,在清代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命题。以汉学家为中心,清人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对"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再阐释,使之成为论证小学对于文学创作重要性的经典表述,并逐渐衍化为得到各文派认可的文学常识,最终进入民国时期的"文学史"与"教科书"当中。跟踪"凡为文辞宜略识字"说从提出、流布及变异的整个过程,揭橥此说得以进入文学常识的奥秘,对理解清代汉学家的文论贡献、清代文论与前代文论之间的关联,以及中国文学史上文学常识的生成机制等,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