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2在实验脑型疟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付雍; 郑鸿; 丁艳; 徐文岳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 10(04): 343-347.
DOI:10.13350/j.cjpb.150413

摘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伯氏疟原虫ANKA株(Plasmodium berghei ANKA,Pb ANKA)诱导的实验脑型疟(experimental cerebral malaria,ECM)中的作用。方法取Pb ANKA采用蚊叮感染、子孢子定量感染和红内期原虫感染3种方式感染TLR2-/-C57BL/6小鼠,同时以WT C57BL/6小鼠为对照。蚊叮感染时,先以Pb ANKA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然后斯氏按蚊通过叮咬实验小鼠使其感染疟原虫。子孢子定量感染时,先以Pb ANKA疟原虫感染斯氏按蚊,然后通过解剖按蚊唾液腺获得疟原虫子孢子,定量注射感染实验小鼠。红内期原虫感染时,先以Pb ANKA疟原虫感染WT C57BL/6小鼠获取感染疟原虫红细胞(parasitized?Red?Blood?Cell,pRBC),然后用pRBC定量感染实验小鼠。通过观测实验小鼠红细胞原虫率、存活率及ECM发生率,判定TLR2是否参与ECM的发生。结果蚊叮感染时,TLR2-/-C57BL/6小鼠与WT C57BL/6小鼠原虫率在ECM发生期间(69d)无显著差别,表明TLR2缺失对Pb ANKA疟原虫在小鼠体内的增殖无显著影响。两组小鼠在感染6d后均开始出现偏瘫、昏迷等典型CM症状,9d内全部发生ECM并死亡,ECM发生率均为100%,小鼠存活率均为0。子孢子定量感染时,两组实验小鼠红细胞原虫率无显著差异;小鼠存活率TLR2-/-组为0,WT组为10%;ECM发生率TLR2-/-组为100%,WT组为90%,均无显著差异。红内期原虫感染时,两组实验小鼠红细胞原虫率无显著差异,感染后8d全部发生ECM并死亡,ECM发生率均为100%,小鼠存活率均为0。结论 3种感染实验中小鼠TLR2缺失均未影响ECM的进程,表明ECM的发生不依赖于TLR2的参与。

  • 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