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1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术后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标本的脉管侵犯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脉管侵犯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脉管侵犯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随访截至2018年12月)的影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9例患者,脉管侵犯率为28. 84%(92/319),低分化者脉管侵犯率为37. 08%(33/89),高于高-中分化者25. 65%(5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8,P=0. 043); T3和T4分期患者脉管侵犯率分别为31. 33%(26/83)和34. 09%(60/176),高于T1和T2期患者的11. 11%(1/9)和9. 80%(5/51)(χ2=12. 99,P=0. 005);肿瘤位于升结肠52例,横结肠27例,降结肠19例,乙状结肠53例,直肠168例,其脉管侵犯率分别是28. 85%(15/52)、7. 41%(2/27)、10. 53%(2/19)、20. 75%(11/53)、36. 90%(62/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 16,P=0. 003)。有淋巴结转移者脉管侵犯率为41. 53%(49/11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1. 39%(43/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 68,P=0. 000)。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为T3、T4期(RR=6. 563,95%CI=0. 302~0. 992,P=0. 047)和淋巴结转移(RR=5. 618,95%CI=1. 142~2. 293,P=0. 007)是结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319例患者中有29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 10%(297/319),中位随访时间38(8~71)个月。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5. 56%(165/297),其中脉管侵犯患者5年生存率为45. 12%(37/82),低于无脉管侵犯的59. 53%(128/215)(χ2=4. 99,P=0. 025)。结论 T分期为T3、T4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有较高的脉管侵犯风险,脉管侵犯可能提示结直肠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