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作者:司马晨阳; 丁亚飞; 汪涛; 黄珍林; 贾占奎; 杨锦建*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3, 44(06).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尿道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原发性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34.3%), 女23例(65.7%)。年龄(61.1±13.0)岁。临床症状包括尿道梗阻13例(37.1%), 血尿7例(20.0%), 尿道出血6例(17.1%), 尿路刺激症状5例(14.3%), 尿失禁1例(2.9%), 腰痛1例(2.9%), 阴囊溃疡1例(2.9%), 自行查体发现1例(2.9%)。所有患者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 活检病理为尿路上皮癌16例, 鳞癌7例, 腺癌4例, 恶性黑色素瘤3例, 尿路上皮癌合并鳞癌1例, 印戒细胞癌1例, 肉瘤样癌1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 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肿瘤位于近端尿道13例(37.1%), 远端尿道22例(62.9%)。肿瘤最大径<3 cm 14例(40.0%), ≥3 cm 16例(45.7%), 仅表现为黏膜异常5例(14.3%)。肿瘤分期T1期12例, T2期9例, T3期7例, T4期7例。影像学检查评估淋巴结:N0期25例, N1期2例, N2期8例。术前3例行淋巴结活检, 术中8例清扫盆腔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 病理检查提示6例淋巴结转移。1例初诊时伴远处转移。31例行手术治疗, 16例行根治性尿道切除术, 8例行尿道肿物切除术, 7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4例未行手术治疗, 1例为上皮样血管肉瘤, 行放疗联合化疗;2例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1例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35例均获得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22(2, 122)个月。17例生存, 18例死亡, 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3(13, 未达到)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临床T分期(P=0.019)、肿瘤最大径(P=0.016)和肿瘤位置(P=0.00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最大径≥3 cm(HR=2.673, P=0.029)和肿瘤位于近端尿道(HR=3.064, P=0.02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治疗方式、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辅助化疗、临床表现、病理类型, 临床N分期、病理N分期对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女性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位置是预后的影响因素(χ2=17.246, P<0.01)。结论原发性尿道癌临床罕见, 症状多样, 整体预后差。肿瘤最大径≥3 cm和肿瘤位于尿道近端是影响原发性尿道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