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费异化作为日常生活异化的主要表现,它的形成源于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重占有"的生存价值取向、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性格以及机器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人的操控;消费异化的盛行导致商品人格化、消费目的化、休闲消费化、人格商品化、需要虚假化、社会关系铜臭化等后果,进而加深了社会异化的程度,并且将导致人的真实生存意义的颠覆;走出消费异化需要总体性的对策,需要唤醒个体的自我意识,发挥教育和集体艺术的积极意义,大力促使生产的中心由利润转向人的健康消费并实行产业和政治上的分享民主进而构造健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