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性早熟作为一种现代儿科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题通过在上海不同区域的性早熟女童进行病例收集,运用中医证候评分的方法确定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并观察性早熟女童的主要证候特征,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性早熟提供依据,为性早熟中医标准化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6家医院儿科性早熟门诊就诊的性早熟女童500例病例的中医证候,对其临床症状按照中医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无""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量化评分,分别记为0、2、4、6分,统计相应分值,依据其分值分析总结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对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湿热内蕴证三大中医证型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比例最高(315例,占63.0%),其次是湿热内蕴证(98例,占19.6%)及肝郁化火证(87例,占17.4%)。在中医证候方面,临床症状最常见的10项症状(频率>25.0%)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脉细数、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潮热、咽干口燥、多食肥甘、舌红少苔。结论阴虚火旺证是本次研究占最大比例的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化火证的比例相近。研究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有助于观察性早熟女童的早期临床症状以及早期诊断,为辨证用药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